- 材料:粗野主義的特徵是對材料的選擇毫不妥協——主要是裸露混凝土。粗野主義的主要材料以其純粹的形式保留下來。這種施工方法使得建造紀念性建築成為可能。
- 幾何形狀:粗獷的美感貫穿其中清晰的線條和巨大的形狀補充了。野獸派建築通常採用幾何和對稱設計;他們使用大的、未裝飾的表面和粗糙的紋理。不少觀眾都有這樣的感受讓人想起堡壘或掩體。
只是醜還是美麗得令人著迷?野獸派建築存在分歧。雖然有些人認為它是極簡主義的、功能性的建築,但對其他人來說,野獸派建築只是醜陋的混凝土怪物。不管怎樣,野蠻主義近年來已經興起非凡的回歸經驗豐富。我們解釋了兩極分化的建築風格的特徵以及在哪裡可以找到它世界上最瘋狂的野蠻建築尋找。
具有清晰設計的實用混凝土怪物:野獸派建築的特點是什麼?
粗野主義建築以其混凝土的使用。很多混凝土。但野獸派建築還有其他識別特徵,例如功能性和裸露的結構:
野獸派建築的特點
最著名、最糟糕的野獸派建築
無論是在柏林還是保加利亞,根據您的觀點,世界各地都有特別醜陋或令人印象深刻的野獸派建築例子。它們都體現了野蠻主義的本質紀念性的、直接的和功能性的。像倫敦這樣的大都市是這種風格的一些標誌性建築的所在地。但在不太知名的城市也可以找到野獸派建築。我們展示了一些世界上最瘋狂的野蠻建築。
英國巴比肯中心
照片:塔蒂亞娜·斯維裡多娃,GETTY IMAGES
野獸派建築:倫敦巴比肯中心。
城中之城:倫敦巴比肯中心,由張伯倫、鮑威爾和邦建築事務所,是其中之一歐洲最大的文化中心。包括一個音樂廳、兩個劇院、、展覽室和會議室、圖書館和三間餐廳。遊客很容易在這座 1982 年開放、現已成為受保護建築的建築中迷路。這座巨大的建築在調查中多次被評為最受歡迎的建築“倫敦最醜的建築”其特點是使用裸露混凝土,這是野獸派建築的典型特徵。
美國波士頓市政廳
照片:艾薩克·穆雷,蓋蒂圖片社
波士頓市政廳至今仍充滿爭議。
波士頓市政廳於 1969 年開放市府所在地,也是野獸派建築的標誌性例子,以其引人注目的方式而聞名,但直到今天有爭議的設計。該建築由德國本土建築師 Gerhard Kallmann 和 Michael McKinnell 設計。立面的特點是突出和凹陷的元素,使建築具有動態的外觀。
J.埃德加·胡佛大廈,美國
照片:青蛙,GETTY IMAGES
殘酷的野蠻主義:華盛頓特區的聯邦調查局總部
這座位於美國東海岸的野獸派建築看起來也相當可怕 - 這完全是故意的:因為它是華盛頓特區的 J. Edgar Hoover 大樓聯邦調查局總部。建築傳達出一種力量和權威感,這與建築的目的是一致的中央 美國安全機構對應。這座龐大的建築於 1975 年正式開放,由 Charles F. Murphy and Associates 建築公司專門為滿足 FBI 的需求而設計。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
照片:懷特梅,蓋蒂圖片社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建築在 1960 年代建成時被認為是創新的。
英國建築師設計丹尼斯·拉斯敦也因倫敦的野獸派皇家國家劇院而聞名,它為位於英格蘭東海岸諾維奇的東安格利亞大學 (UEA) 的野獸派建築帶來了驚人的美感。大學校園甚至被用作電影拍攝地,包括《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2015)。最著名的功能之一是排屋公寓大樓,其靈感來自金字形神塔-一種階梯式寺廟塔樓。這種結構提供的不僅僅是一種獨特的視覺效果,也是學生的實用生活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是不是比較容易?
棲息地 67, 加拿大
照片:耿旭,GETTY IMAGES
蒙特婁的 Habitat 67 住宅區是 1967 年世界博覽會的一部分。
蒙特婁的 Habitat 67 住宅區就是一個標誌性的例子富有遠見的建築與城市生活。原本作為1967 年世界博覽會的一部分這座野獸派建築的設計包括354個預製混凝土模組,它們以不同的配置堆疊。這種模組化的建造方法允許多種公寓平面圖,並創造出一種鮮明的美感,但並非總是能得到積極的回應。畢竟,每個模組的設計目的都是為了提供通往花園或露台等私人戶外空間的通道。 Habitat 67 是建築師的第一個項目摩西·薩夫迪後來,他創建了新加坡地標建築濱海灣金沙度假村。
英國特雷利克塔
照片:Victor Huang,蓋蒂圖片社
「英國製造」的野獸派建築:倫敦的特雷利克塔。
特里利克塔(Trellick Tower)——就像倫敦類似的巴夫龍塔(Balfron Tower)一樣——由裸露混凝土建造,這賦予了它典型的粗野主義的原始和不朽的外觀。來自 匈牙利語建築師 Ernö Goldfinger於1972年設計完工,擁有 217 間公寓的住宅區,分佈在 31 層,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值得注意的是細長的獨立塔樓,內有電梯、樓梯和公用設施。特雷利克塔 (Trellick Tower) 自 1998 年起就被列入保護建築,長期以來名聲不佳。最初設計為社會住宅這座建築群經過大規模整修,由於其建築風格且靠近高檔的諾丁山區,現已成為住宅區理想的居住地址。
法國 光輝之城
照片:Maxence Werp,UNSPLASH
卓越的野獸派建築:勒‧柯比意在馬賽的「原型」。
馬賽的光輝城 (Cité Radieuse) 是野獸派建築的典範,由勒·柯布西耶。的概念住房單位(德語“住房單元”)由這位富有遠見的建築師在四個法國城市以及柏林開發;它被認為裝配式建築的先驅。透過高效的系列生產,勒柯比意希望為盡可能多的人提供更多的生活舒適度。在第一個住宅區建於 1947 年。據說,柯比意在建造它時曾說過,它大約是“這樣一場具體的屠殺”你無法夢想創造出美麗的過渡。這座 18 層樓的野獸派建築於 1952 年開業,垂直村莊設計的。除了 337 間兩層公寓外,建築群還包括商店、學校、社區設施和公共屋頂露台。
美國蓋塞爾圖書館
照片:喬治傑森,蓋蒂圖片社
漂浮的巨人:聖地牙哥大學校園的蓋澤爾圖書館。
蓋澤爾圖書館位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園內,結合了野蠻主義與未來主義。該結構由各種混凝土和玻璃表面組成,向頂部逐漸變細,賦予圖書館獨特的外觀漂浮的外觀借。該建築由建築師 William Pereira 設計,於 1970 年開業,其外觀讓人想起太空船。巨大的圖書館藏書數百萬冊。
瑞士聖十字教堂
照片:Ricardo Gomez Angel,UNSPLASH
庫爾聖十字教堂的內部看起來相當吸引人。
庫爾的聖十字教堂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野獸派教堂建築。然而,線條清晰、混凝土使用的簡化設計並不能令所有人信服。灰色的門面後面有一個光線充足的庭院、窗戶和光柱的巧妙佈置營造出室內的精神氛圍。庫爾的聖十字教堂是由沃爾特·福德勒自 1969 年起設計並一直用作天主教教區教堂。瓦萊州埃雷芒斯山村的聖尼古拉教堂和盧塞恩的聖約翰教堂也是由這位瑞士建築師設計的,它們有著驚人的相似的野獸派外觀。
奧地利沃特魯巴教堂
照片:托馬斯·理查茲,蓋蒂圖片社
奧地利也有野獸派建築:維也納的沃特魯巴教堂。
另一個大膽的野獸派神聖建築的例子:維也納沃特魯巴教堂是根據奧地利雕塑家弗里茨·沃特魯巴的設計與建築師弗里茨·格哈德·邁爾合作正式建造的聖三一教堂並於1976年祝聖。它由 152不規則形狀的混凝土塊,它們被排列成雕塑結構。混凝土塊之間有狹窄的窗戶,在羅馬天主教教區教堂的內部創造出迷人的光影效果。
西班牙托雷斯布蘭卡斯
照片:JJFarquitectos,蓋蒂圖片社
對某些人來說,它是一個醜陋的混凝土怪物,對另一些人來說,它是一朵建築之花:馬德里的托雷斯布蘭卡斯。
馬德里的托雷斯布蘭卡斯為野獸派建築原本僵硬的邊緣和線條帶來了動態。這81米高住宅大樓,西班牙建築師設計弗朗西斯科·哈維爾·薩恩斯·德奧伊薩於 1969 年竣工,其令人驚訝的有機形式,讓人想起一棵樹或一朵花。圓形、圓柱形的形狀相互堆疊,賦予建築物柔和的輪廓。陽台與結構融為一體,不僅提供了功能性的戶外生活空間,也有助於美感效果建築物的。
澳洲天狼星大廈
照片:prn-studio,蓋蒂圖片社
曾經的社會住宅,現在的豪華公寓:雪梨的天狼星大廈。
悉尼的天狼星大廈由一系列堆疊的立方體單元,形成樓梯般的輪廓。的架構陶戈佛斯該建築於 1980 年設計並開放,採用幾何形狀,以實現空間的有效利用。許多住宅單位都...大陽台或露台,為居民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悉尼港景色。天狼星大樓 (Sirius Building) 位於澳洲大都會的黃金地段,最初設計為社會住宅,後來改建為一棟擁有 76 間豪華公寓的住宅區包括屋頂游泳池。
葡萄牙托雷杜東博國家檔案館
照片:mtcurado,蓋蒂圖片社
堡壘般的掩體:里斯本的葡萄牙國家檔案館「Torre do Tombo」。
里斯本的 Arquivo Nacional da Torre do Tombo,於 1990 年開業,由葡萄牙建築師設計阿森尼奧·科代羅, 充當國家檔案館國家的。從外面看,這座雄偉的建築看起來就像一個混凝土掩體。其實它提醒了堡壘式結構眾多歷久不衰的偉大歷史古蹟。樓上的方形小窗戶讓人回想起射擊孔。建築的設計特別注重珍貴文獻和歷史資料的安全和保存。
德國“老鼠倉”
照片:蓋蒂圖片社
讓人想起碉堡和軍艦的混合體:柏林的「老鼠碉堡」。
這前中央動物實驗室柏林自由大學和最近夏里特研究大樓,是德國野獸派建築的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對許多柏林人來說,尤其是醜陋的。所謂的“老鼠碉堡”,由建築師夫婦 Magdalena 和 Gerd Hänska,從1982年至2019年擔任研究機構的動物測試實驗室。不僅是建築本身,它的用途也引起了爭議。自 2023 年 5 月以來,這座建築一直保持著激進的風格在紀念碑保護下,進一步的使用正在討論中。
德國“法老之家”
照片:倫佐·韋林格、倫佐·韋林格
比它的聲譽更好:慕尼黑的野獸派“法老之家”。
它是其中之一慕尼黑最著名的野獸派房屋:城市東北部的「法老王之家」以其不尋常的形狀而聞名,讓人想起金字塔。儘管這個設計對許多觀眾來說沒有吸引力,但居民們還是很滿意:因為…梯田建築群所有公寓均擁有自己的私人戶外區域。該住宅區共有 18 層樓、400 套公寓,由卡爾·赫爾穆特·拜爾設計;建築群建於 1974 年,底層設有商店和餐廳。
什麼是野獸派建築?
野蠻主義有自己的特色起源於 20 世紀 50 年代並作為戰後美學的反運動而出現。這種風格代表了一種建築方法...原材料和暴露的建築元素強調並——類似包浩斯風格——根據座右銘的要點“形式服從功能”放在前台。巨大的混凝土建築特別有特色,往往第一眼就出現涼爽且令人厭惡作品。但正是這種直接性創造了野蠻主義的魅力,因為它展示了建築的核心:結構和功能。
粗野主義風格的起源
戰後時期,勒柯比意等建築師開始嘗試混凝土。他們正在尋找一個新的表達形式,旨在公正地反映當時的社會和經濟變化。野蠻主義不僅旨在創造功能性建築,而且反映社會價值觀。
野蠻主義最重要的代表
建築師喜歡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卡恩, 瑞典人本特·艾德曼和倫納特·霍姆也艾莉森和彼得史密森對野蠻主義產生了重大影響。她的許多作品都是野獸派建築的象徵。直到今天,這個頗具爭議的設計方向仍然吸引著全世界的建築師和建築商。
為什麼它甚至被稱為野蠻主義?
即使這種聯繫由於巨大的、經常「破碎」的建築而顯而易見,但「野蠻主義」一詞與野蠻無關,而是源自於它源自法文“béton brut”離開。英國評論家稱,建築師勒·柯布西耶在馬賽的一座建築中使用了“原始混凝土”雷納·班納姆然後在他1955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這個詞新粗野主義受歡迎的。背後的想法:建築物不會隱藏其材質。混凝土並不是絕對必要的;也可以使用木材或鋼材。然而,這種風格現在與混凝土聯繫在一起,尤其是因為這種材料在 20 世紀 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的廣泛使用。 「野蠻主義」一詞反映了這一點原始的、純粹的物質性以及這種建築風格的特徵是誠實的建築。
這是藝術還是它會消失?這就是野獸派建築兩極化的原因
正如我們有時不喜歡有人直言不諱一樣,粗野主義的直接誠實也會引起意見分歧。由於其原始的混凝土表面和巨大的結構野獸派建築在世界範圍內極具爭議。暴露的物質性和巨大的形狀並不吸引所有人。雖然有些清晰、誠實和真實的美學其他人則認為這些建築是野蠻主義的太大、冷漠、缺乏人情味而且通常不受歡迎。
野蠻主義如何影響現代建築?
粗野主義在 1950 年代至 1970 年代達到鼎盛時期,但其影響力一直延續至今。許多當代建築師,如西班牙 Ensamble Studio、史蒂文·霍爾、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和扎哈·哈迪德靈感源自原始美學並將暴露的混凝土和簡潔的線條等風格元素融入他們的設計中。野獸派建築常常城市景觀的中心點並為創建城市身份做出貢獻。因為它們為公共設施提供了空間,從而促進了社會互動。特別是由於人們越來越感興趣永續建築粗野主義因其建造方法而再次受到重視耐用且節省資源是。
早期的野獸派建築不是為了贏得選美比賽,而是為了贏得勝利。被毀城市的重建。混凝土因其堅固耐用的品質而成為首選材料。如今,野獸派建築遍佈世界各地,無論是在美國或英國,在新德里或東歐。儘管許多歷史悠久的野獸派建築被摧毀,但其他建築卻得到了大規模的翻新。、電影和電視幫助普及了野蠻主義。說到這裡:電影野蠻主義者布洛迪 (Adrien Brody) 榮獲金球獎並於 1 月 30 日在德國上映的《2024》並非直接講述野獸派建築,而是利用了野獸派建築典型的野獸派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