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卡因河馬」是生態救世主嗎? 南美洲野化的光與影

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一個意想不到的「遺產」已經成為環境問題的根源。它是由毒梟巴勃羅·埃斯科巴留下的。160頭巨大的河馬群是。

這一切都始於 1993 年,當時埃斯科巴死後,只有四隻河馬從他的私人動物園逃脫。它們是一種入侵物種,在哥倫比亞豐富的自然環境中爆炸性繁殖,目前正威脅著生態系統。根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道,它們的胃口驚人,每隻動物每晚可吞食多達 500 公斤的植物。

「滅絕動物的幽靈」質疑人類的責任

這”可卡因河馬」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案例。再野生化」凸顯了環保運動的困難。乍一看,試圖透過人類幹預來恢復自然似乎是一件道德上正確的事情。然而,現實是複雜的。

例如,在毛里求斯海岸附近的一個島嶼上,人們正在嘗試引進阿爾達伯拉巨龜來取代曾經滅絕的巨龜。雖然是遠親,但用另一個物種作為「替代品」真的是理所當然的嗎?

伊莎貝拉‧特里 (Isabella Tree),《野野之書:大大小小野化實用指南》一書的作者,也是自然保育主義者查爾斯‧雷蒙德‧伯勒爾 (Charles Raymond Burrell)。輕鬆引入替代物種「我們希望人們在腦海中想像已經滅絕的大型動物的幽靈,」他拉響了警報。

SDGs時代的困境
平衡自然保育和經濟活動

隨著世界朝著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方向邁進,人們對環境議題的興趣空前高漲。然而,諷刺的是,旨在保護環境的活動也可能帶來新的問題。

例如,據報道,由於為了保護環境而限制砍伐森林,木材價格飆升,導致窮人從事非法採伐。我們如何平衡環境保護和經濟活動? 可卡因和卡瓦問題給我們帶來了嚴峻挑戰。

重新審視“與自然共存”

在現代社會,「自然」傾向於以方便人類的方式來解釋。然而,我們絕不能忘記,自然本質上是複雜且不可預測的,超出了人類的控制範圍。

我們應該從可卡因和河馬問題中學到的是,重要的是要考慮如何與自然共存,而不是片面地「為自然做點什麼」。令人高興的是,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正在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我們難道不需要再記得我們對大自然的謙卑態度嗎?

頂部圖片:©iStock.com/Phillip Van Zyl